1
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终于,在这个凌晨画上了句号。第一次看1988时还在上高中,第一集两个小时的剧情硬是给我看睡着了,此后对1988总有种“很困”的粗糙印象,后来有一次去狗子家,她也在电脑上放着,跟着看了一会儿也还是没找到乐趣。那时候还总和狗子一口一个贼拉,她说是从剧里学来的。
在高中住了三年校,在北京上了两年半的大学,2020年的这半年,是近年来与家人陪伴时间最长的半年,也见了很多几年没碰面的同学,朋友,老伙伴。玩了很多游戏,看了很多从前没时间看的电影、电视。偶然见到一位同学的popi提问箱里出现了这部剧,心血来潮拿出来看,第一集的两个小时还历历在目,但此时却能从中找到趣味来,第一集里就为德善二女儿的遭遇而落泪了,于是每晚都看上一集。
wuli德善、正八、阿泽、善宇、娃娃鱼、宝拉、正峰、余晖、珍珠。双门洞里的小孩儿们是引起共情的主要角色。东日、一花、金社长、豹子夫人、善英、凤凰堂、柳老师、赵部长。双门洞的大人们更是能让我看见自己父母的影子。看了演员表才发现父母的名字都是用了演员自己的原名。每集两个小时的长度,现在的我却觉得没有一点无聊的苗头,每集都有一个小主题,伏笔暗线的铺垫十分细节,推动剧情的同时,也推动着观众的好奇心。且毫无韩剧传统的老套,解谜都合理且令人意想不到。为每个人物的情感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很多人都说正焕才应该是男主,结果结局一个反转变成了阿泽。但阿泽的成功其实在先前就有了很多暗示,如德善只戴了阿泽的粉色手套;德善分别与两人的合照,只有与阿泽一起时笑了;德善分别躺在两人身边时也是阿泽更主动。怎么想德善都是对阿泽更偏心一点。可我们总是为正焕感到可惜,因为我们总是成为正焕那样的人,在我们的德善面前犹豫不止,虽然甘愿付出,却依旧迟疑而不自信,因为害怕、因为胆小、不忍就此打破朋友的平衡。最后正焕的勇气表白也被自己一句话再次深深以“玩笑”来埋葬,就这么把军官戒指丢在了桌上。在得知德善被男友放鸽子后还是依旧考虑了近大半部电影的时间才开车冲去。相比之下阿泽的果断与不顾一切,也着实值得人惊讶感动。
阿泽是十分理想化的角色,他浑身上下都有着恰到好处的迷人反差点,高智商围棋高手却不会自己系鞋带,看似很乖巧却抽烟,不爱拜托别人却因为一通电话拜托医院院长为邻居做手术,对人温文尔雅但胜负欲强到围棋大赛当天也要夺回泡泡龙游戏机的第一名,说话很少却毫不犹豫吻了自己喜欢的女孩。且导演对演员的选择也恰到好处,朴宝剑骨骼线条其实很硬朗,但眼圆,笑容明快,造型设计上透露出脱线单纯的印象来。
2
几乎所有角色流泪的情节我都陪着一起流泪,角色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我也开心得捶床,金社长无厘头的时候我第一个笑。1988的台词设计与镜头语言都给观众以很好的代入感。每个人在剧中都能体会到不同人物带给自己的感触,我总被父母与孩子间的爱、伙伴们的爱所打动,大人们在面对难题时的隐忍,给予孩子最坚强的支撑,给予另一半最温暖的依靠。大人们的付出是无可比拟的。正峰做手术时,罗美兰女士表面镇定,却在休息室偷偷抹眼泪;德善家在经济宽裕后立刻就想着要实现宝拉参加司法考试的梦想;凤凰堂得知儿子飞机失事后的唯一一次着急失态(除了老鼠);善英为给儿子卖运动鞋而去澡堂打工;赵部长陪着儿子吃的一碗海带汤。而与此同时,孩子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恩回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不善言辞的宝拉为父亲写的信,为全家买的礼物;德善热情的拥抱与真情实感的热泪;正焕假装对母亲的需要、为父母重现的婚礼;善宇的懂事、对家人的照顾与瞻前顾后;阿泽的直球表达;东龙对母亲的三级反转之爱。朋友们虽然总是互相打打闹闹,但观众们也懂得那是真正的亲密无间,德善爸在女儿们长大后也会感叹,家里有吵架声才有家的感觉。
剧中的配乐与流行乐曲的选择优秀非凡,我总说音乐最能调动起人们的记忆与情感,在写这篇文字时我也依旧听着1988的OST合辑。1999年出生的我即使离1988年遥远非常,却依旧能从音乐中找到1988年的时代感,那个时代的音乐好像都有着差不多的风格与调性。若真是在那个年代成长的韩国人应该能从剧中得到特别特别多的情感共鸣。歌谣祭的曲子一放出来,那感觉就回来了。
剧情由英雄本色开始,最后由英雄本色结束,结尾集讲述的是离别,是与青春的告别,前面所有的情感建设在这一刻喷涌而出。在看结局前总想着快点把它看完,想知道德善最终与谁在一起了,而真正到了结局时,却又不舍故事的结束,希望所有人能永远在双门洞快乐得生活下去。德善回忆时说,那时候不觉得在双门洞的日子很快乐,等长大了才发现以前大家在一起是多么开心。每个人对青春的回忆尽管不尽相同,但青春总会在人们心里留下点什么,如果可以,真希望留下的都是美好的、感动的、令人想起后能心头一暖的记忆。能令我们在最后推开阿泽房间的门之后,对着一起看英雄本色的伙伴们泪流不止。也许多年后的我,回忆起这个看着1988而度过的7月暑假,也会因此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