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e": "2020-03-22"
  • "title": "绪论"

绪论


周六的凌晨两点五十分,她戴上眼镜,找了首爵士,将 Word 字体设定在思源宋体五号,时而与她那不到三点不睡觉的狗子瞎七搭八地闲聊个两句。由此,便不负责任地开始着起笔来。此前她思考了很久,第一篇,写些什么。

于是她翻阅初高中的摘抄、随笔、作文,她发现自己爱写点小说,极短篇。初中班里办了文学小报,名“星河”,她有幸被钦定登报了一首诗。那时教语文的桂老师挺喜欢她这些小故事,会写上“有趣!”之类的精炼评语,让她感觉自己的文字输出有了些渺小的意义,这也许是她初中四年里总愿意如此创作的归因。

进入高中,她写小说的频率越发减少了,起初还会胡乱记一些在随笔本上。直到高三,语文老师开始教学套路化议论文写作,往后再面对命题作文,她得抛出思考。那时的她特别崇拜写作论点独具一格的同学,因为她的议论文总是拿不到高分,更是从没上过年级优秀作文选。不过写作是快乐的,每篇文章都经过深思熟虑,她喜欢“想”的感觉,文字渗透着她的世界观价值观,也逐渐铸造起思考与表达的桥梁。

到了大学,总有些时候想输出情绪。随后她就开始写起了日记,简单记录自己的生活琐事、心理活动、人生观念。写给自己看的文字随意得多,断断续续写了三年,字数只与一篇硕士毕业论文相当而已。年纪大了愈发觉得灵感稍纵即逝,一个念头刚诞生的时不抓住,过两分钟就断了文思,往后再想回忆更难上加难。她总为此感到可惜、懊恼,却又不知从何下手,也未曾有过谁来推波助澜。

她想了想,这个地方大概会成为一个动力,一个让自己抓住那些念头的动力。就算读者只有她自己,就算没什么深沉的思考,也希望自己能继续写一点文字,传达一点情感,辐射一点热量,散发一点光芒。